摘要:如果沒有意外,繼創(chuàng)造了國內乃至全球最大單體直接液化煤制油項目這一奇跡之后,中國神華集團很快又將在陜北榆林豎起國內最大單體煤制甲醇項目的旗幟。
如果沒有意外,繼創(chuàng)造了國內乃至全球最大單體直接液化煤制油項目這一奇跡之后,中國神華集團很快又將在陜北榆林豎起國內最大單體煤制甲醇項目的旗幟。
據了解,這一投資不菲的煤制甲醇項目單體年度產量將不低于400萬噸,且它屬于此前傳聞中的“陜西榆林神華陶氏綜合煤化工項目”(以下簡稱“神陶項目”)之一。不過時過境遷,神陶項目受累于美國陶氏單方面的退出,已于2014年年底悄然改頭換面,變成了由神華集團為主且牽頭、陜西省內若干大型國有企業(yè)深度參與的新局面。此后,神陶項目正式更名為“神華循環(huán)經濟煤炭綜合利用項目”(神華陜北千億煤化工項目),并于2015年3月獲得國家發(fā)改委正式核準批復(發(fā)改能源〔2015〕508號)。
即便如此,神華陜北千億煤化工項目迄今沒有正式實現(xiàn)大型工程建設的開工。盡管早在獲得發(fā)改委批復后,陜西省委書記趙正永、省長婁勤儉就領銜舉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開工儀式,但該項目迄今進展不大。
“不過,400萬噸煤制甲醇如果年內正式宣布開工建設,則神華陜北千億煤化工項目的大局就會宣告全面拉開工程建設的大幕。”神木縣一些主要官員在非正式場合向記者確認了這一消息,據稱,項目位于神木縣榆神工業(yè)園清水煤化工業(yè)園區(qū)北區(qū),是國家規(guī)劃的重大煤炭深加工示范工程,總投資1216億元,主要建設1300萬噸煤礦、70萬千瓦熱電聯(lián)產機組和23套化工裝置,以煤炭為原料,通過煤氣化、甲醇合成、甲醇制烯烴、烯烴衍生物等工藝過程,年生產218.65萬噸化工產品。
煤制甲醇先行
神華集團在煤制甲醇制烯烴路徑有著獨一無二的發(fā)言權。
2010年,在包頭市九原區(qū)哈林格爾鎮(zhèn)西南,神華集團建成了全球首套以煤為原料,通過煤氣化制甲醇、甲醇轉化制烯烴、烯烴聚合工藝路線生產聚烯烴塑料的特大型煤化工項目。其核心的甲醇制烯烴裝置采用中國自主知識產權DMTO(甲醇制低碳烯烴)工藝技術。
彼時,這一項目總投資170億元,建設規(guī)模為:180萬噸/年煤制甲醇、60萬噸/年甲醇制烯烴、30萬噸/年聚乙烯、30萬噸/年聚丙烯、4套6萬立方米/小時空分制氧、3套480噸/小時蒸發(fā)量的熱電站以及輔助生產設施和公用工程等。
就技術進步的角度看,當時的神華包頭煤制烯烴示范工程采取的工藝技術路線就已經集成了包括煤氣化、合成氣凈化、甲醇合成、甲醇制烯烴、烯烴分離、烯烴聚合等技術。
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國內煤制烯烴項目近年來取得了飛速發(fā)展。包括陜煤集團利用DMTO第二代技術在陜西渭南蒲城新建的煤制烯烴項目,也均從神華包頭煤制烯烴身上獲得了諸多技術支撐。
煤制甲醇除了是煤制烯烴最核心的原料,其也廣泛使用于甲醇汽油、單純的甲醇燃料等領域。據國家統(tǒng)計局統(tǒng)計,2014年甲醇全國產量高達3740.7萬噸,同比增加26.2%。 而從總比例看,煤制甲醇(包含焦爐氣制)已占中國甲醇總產能的75%以上。
從產能分布看,以鄂爾多斯盆地為中心,內蒙古、陜西、甘肅、寧夏、山西五省區(qū)的煤制甲醇產能更是占據了全國總產能的50%以上,地域非常集中,就地深加工空間巨大。
“神華陜北千億煤化工項目率先建設煤制甲醇項目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早先,我們曾預計2015年年內沒有希望了,但從最新掌握的情況看,神華并不愿意繼續(xù)等待,據我們掌握的最新信息,神華已經確定先行啟動煤制甲醇項目了。”前述神木縣官員透露說。
記者從多個信源獲知,該項目所需的土地、用水、用電等前期保障工作均已經由神木縣協(xié)調到位。而且部分土建前期工作也已悄然展開。
事實上,圍繞陜北千億煤化工項目,神華早在數年前就已經開始排兵布陣。如在2010年12月30日,陜西省就將當時國內最大的煤制甲醇生產企業(yè)——陜西神木化學公司62.32%的股權轉讓給神華煤制油公司。
而完成對陜西神木化學公司的收購之后,神華煤制油公司在2012年5月舉行了榆林化工分公司的掛牌儀式,并斥資113億元啟動甲醇下游產品的加工項目,該項目可以成為榆林神陶項目的核心供應商。
此后,圍繞煤制甲醇下游產業(yè)延伸,神華為之配套新建的年產30萬噸聚乙烯、30萬噸聚丙烯項目也將于近期全面投產。
不難發(fā)現(xiàn),若前述400萬噸煤制甲醇項目快速啟動,則神華將在榆林神木形成國內最大的煤制甲醇制烯烴生產能力。
另據胡遷林等國內煤化工研究專家分析,在現(xiàn)行國際油價低位運行的態(tài)勢下,國內大多數已經投產的煤制烯烴項目均實現(xiàn)了穩(wěn)定盈利。反過來看,煤制氣、煤制油、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則集體躺槍,虧損嚴重。
助推地方轉型
因地方煤炭資源儲藏豐富,神木被民間稱為“中國的科威特”,這座位于陜西省最北部的小城,在煤價鼎盛時期,坐擁2000多名億萬富豪,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蘭炭基地、中國最大的聚氯乙烯基地、西部最大的火電基地、西部最大的浮法玻璃基地、西部最大的電石基地,因此其在中國國家能源安全體系中占有重要位置。
事實上,在國際國內能源市場已然成長成為巨人的神華集團亦是起源于神木府谷一帶。1985年華能精煤公司成立,按照彼時要求,在“七五”期間,為了加快國家能源建設,中央提出要建設一個特大型煤炭基地——神府東勝煤田,來解決東部和東南部經濟發(fā)達、能源需求旺盛地區(qū)的能源緊張狀況,所以才成立了華能精煤公司。
此后,神華集團于1995年正式成立,且其旗下的神東煤礦迄今仍是神華旗下單產最大的礦井,長期在為地方經濟發(fā)展服務。
跳出神木看榆林,資料顯示,榆林市煤炭預測儲量2714億噸,截至2010年底已探明資源儲量約1490億噸,占陜西已探明煤炭資源量的86%。也正是這一特殊的資源稟賦,導致榆林經濟對煤炭資源高度依附,特別是近兩三年來的煤炭價格暴跌,致使榆林經濟出現(xiàn)了比較嚴重的下行。
“神華陜北千億煤化工項目得來不易,此前就經歷了超過十年時間的各種磨難,我們一定要把這一項目樹立成為助推地方經濟轉型發(fā)展的典范”,榆林市委常委、副市長李春臨向本報記者表示,神華作為國內最主要的能源央企之一,已經在榆林市布局開發(fā)了諸多的大型能源及煤化工項目,地方政府未來將一如既往給予大力支持。
李春臨亦向記者證實了前述神華400萬噸煤制甲醇項目預期年內開工的消息。但他表示,最終時間仍由企業(yè)決定,地方政府全力配合。
早先,記者從陜西發(fā)改委獲悉,2015年陜西省共安排重點項目48個,投資781億元。其中,將新建成神華陜西甲醇下游加工、榆林煉油廠15萬噸/年重整改造等16個項目,推進神華榆林煤化工項目等17個項目實質性動工。
不難看出,如果400萬噸煤制甲醇項目能在年內開工,則意味陜西省歷史上最大的一筆投資項目開始破局。
除了煤制甲醇及煤制甲醇制烯烴項目,前述神華陜北千億煤化工項目還被榆林當時賦予了多種期待。
“煤化工完全可以延伸到精細化工領域,我們期待以神華為龍頭,以神木及榆林和陜西為基地,能夠在這里把煤炭資源吃干榨盡,物盡所用,同時把榆林的鹽化工業(yè)也全面帶動起來,或者多種化工產業(yè)鏈齊頭并進的局面。”在9月18日于榆林市榆陽區(qū)舉行的兗礦100萬噸煤制油項目一次性投料成功開工儀式上,陜西省能源局一位官員亦如此表示。
資料顯示,榆林市北部是壯觀的煤海,西部有無垠的氣田,南部儲浩瀚的巖鹽,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擁有10億元的地下財富,礦產資源潛在價值達40.6萬億元人民幣,約占陜西省的95%,是國內罕見世界少有的能源礦產富集地。
記者從神華煤制油公司有關知情人士處獲知,神華陜北千億煤化工主產醇、醚、酯三大類化工產品的具體方向已經確定,也在考慮引進一些國際先進前端技術,但所有工藝路徑都存在不確定性,目前無法最終確定。 (《中國經營報》)